近日的北京时装周,上演了一次恍如把视线带到米兰的秀。蕾沃尔·庄淦然品牌的一件成衣“照搬”了Moschino的海绵宝宝装。于是,这件模仿出神入化的时装瞬时激起千层浪,设计撞车、抄袭等话题再次引爆时装周。 
蕾沃尔·庄淦然与Moschino 2014秋冬对比 山寨在中国十分兴盛,不管是小东西还是大东西,只要你有,就有人敢山寨!但在这样一个具有知名度的时尚周上出现了如此惊人相似的作品,的确值得引起行业深思。 曾几何时,服装产品的模仿、抄袭,从客观上来说,一定程度上的确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顾客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然而,从长远来看,其既不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又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更不利于老百姓的多元化需求,可以说“有百害而仅有一利”。 “一味地模仿抄袭,无异于饮鸩止渴。随着市场上的服装品牌越来越多,竞争日益加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也会越来越大,而消费者认知水平、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会使得那些没有个性、质量低劣的产品无人问津。而本土品牌要踏上国际征途,必须从抄袭中逐渐构筑自己的设计创意和理念,并在其中加入一些本土文化元素,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创设计,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国外款式,也只有坚持原创设计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香港服装学院院长周世康如是分析。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只有原创设计的作品才具有历久常新的生命力,也只有加强设计,才能让作品保持持久的魅力。中国服装业要真正走向国际舞台,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变,服装企业必须要做好自身发展工作,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品牌创新意识。除此以外,政府也应加大在纺织服装教育培训事业的投入,培养更多的有创新的服装设计人才,才能使中国服装事业更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香港服装学院广东时尚职业培训学院在培养服装设计师的过程中,积极响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注重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开拓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并采取以赛代练的方式,透过让学生参加各种服装设计大赛来增强学生的原创精神,大力培养适合市场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服装创新型设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