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七年的等待,服装设计师蒋琼耳在今年十月等来了“上下”品牌的旗舰店揭幕。这家店铺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栋红砖老房子里,紧邻“爱马仕 之家”,空间内饰由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是闹市中一处安静的存在。 
虽然,在他人的眼中,“上下”是爱马仕集团旗下的中国品牌 ,但在蒋琼耳的眼里,“上下”是寄托了她个人理想的事业。爱马仕给了她除了钱以外的另一种支持:时间。她通过七年时间,改写了“Made in China”的含义,创造出中国当代手工艺的极致,实现了21世纪的中国式雅致生活体验。 在旗舰店“上下之家”,蒋琼耳接受记者专访,谈起了“上下”的初创与未来,谈起了她是如何让中国手工艺的精致为西方世界和当代中国所接受与了解的。
记者:怎么想到和爱马仕一起在中国来合作“上下”这样一个品牌呢? 蒋琼耳:“上下”的缘起不是我个人的愿望,这事件就像男女的婚姻一样,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一段缘分。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是希望可以把中国的传统工艺,中国的文化的灵感通过当代设计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我从大学开始就以自己有限的方式进行尝试,一直到2007年——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充满着惊喜,——我得到一个机会与爱马仕当时的全球总裁Patrick Thomas、爱马仕当时的全球艺术总监Pierre-Alexis Dumas相遇、相逢,一直到相知,甚至“相爱”。我们觉得我们分享的价值观是如此一致,我们对工艺和工艺当代化的梦想是如此一致,我们的梦想是一致的……那为什么不为这个美丽的梦想和爱情故事而去创造一个项目,一个品牌呢?所以上下其实是一个爱情的结晶,是人与人、中国文化和西方牌价值观之间的一次美丽的相逢,一个美丽的混血儿。 记者:“上下”这个名字很有趣,是如何想到的呢? 蒋琼耳:“上下”这个名字其实我们也想了很久。有什么样的名字可以承载中国的5000年的文化?用什么样的名字可以承载我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就是东西贯通:历史与未来能够贯通,传统的工艺和高科技可以贯通,传承和创新可以贯通……有什么样的名字可以承载这一切?那就是“上下”,涵盖了这个品牌的所有philosophy。 我记得很清楚“上下”这两个字是怎么被定下来的。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有一个workshop,有5、6个爱马仕人,我和1、2个中国专家。当时爱马仕艺术总监Pierre-Alexis画了个圆,他觉得“上下”其实就是这个圆。世界就像这个圆一样轮回。今天的手工艺在“下”,并不表示它一直都在“下”,他是可以逆流而上走到顶端的,然后可以引领出一个新的潮流。东方中国在这边,西方就在圆的那边;当代在这边,那传统就在另一边。东与西、传统与当代看似对立,其实却不然,它是一个从人到自然、传统到当代的对话,一个演变的过程,这是品牌的philosophy。我就想到了这两个字,“上下”。我是中国人,懂得“上下”这两个最最简单的三划加三划的字,其实在表达一种最最令人深思的东方哲学思想:上下5000年,承上而启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下”就是这么来的。 记者:为什么选择做一个“全门类”的生活方式品牌,而不只是做一个时装的品牌呢? 蒋琼耳:如果我只选择当年只做了服装品牌,或者只做家具品牌,其实我们简单得多。但我觉得,作为中国品牌,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从美学到生活哲学、雅致生活的艺术展现出来,我们必须要做一个生活品牌。单一类别的作品不能代表生活,必须将生活中这些和衣食住行有关最最基本的类别串联起来,才是生活的完整一面:家具、家居用品、器物、首饰和服装加在一起。 “上下”是一个以中国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品牌,以中国生活艺术为主导,我们的作品需要像潺潺流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流入到我们的日常。这时候,文化也好,传统也好,手工也好,才会复活。它的复活不是因为它被展示,或者被博物馆拿出来宣传的,而是它存在于2014年、2015年,存在于当下,存在于年轻人的生活里,再一次展现出的光彩,被我们所需要,需求,渴望,这才是新生命的开始。 
记者:在急速发展的中国,传统中国精致生活、精致手工艺这种正在被一些logo取代,大家会觉得“奢侈”只是消费物品。你是怎样定义“奢侈”的呢? 蒋琼耳:其实我觉得“上下”和奢侈没有关系。中国古人生活的这种精致不是奢侈。那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讲究,是一种生活艺术的创造,品位的追求,跟奢侈没有关系的。奢侈是从西方引进的当代词语,所以“上下”不在做奢侈品。中国历史5000年,4700多年都处于非常领先的状态,只是我们过去的300年产生了一些历史事故,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有一小段时间的落后,但是300多年比起4700多年这个一小段而已。我觉得中国经过过去30年的飞快的经济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准备好用我们的文化,用我们的工艺,对品质、品位的追求,再次向全世界来展现什么是东方雅致的生活,所以我们说的不是东方奢侈生活,是东方雅致的生活,奢侈品是为有钱人服务的,品质的生活有文化, 有情 怀,有品位的生活是可以为所有的人分享。 记者:你觉得在全球化的当下,还有真正的“东方雅致生活”存在么? 蒋琼耳:这就是“上下”所在尝试的。中国式是绚烂而平淡,外表看我们都低调、内敛,不靠外表去展现的力量,我们的思想,但是其实我们的内心是可以绚烂,可以丰富,可以多彩。“上下”的作品是这样,生活里也是这样。 “上下”的作品外表看其实都很安静,没有过度的,夸张的而且元素,视觉不是去靠刺激视觉冲击力做的设计,很纯粹,很低调,但是当你了解它背后的文化的含义,它所可以带来的生活的这种趣味、情怀,他所拥有的承载的这种工艺或者原材料的时候,哇,他是如此的绽放或者说令人感动,我觉得这就是东方的一种生活的方式。 记者:“上下”这种雅致生活的费用还是高昂的,这是否决定了能够享受这样生活方式的人群是非常小众的? 蒋琼耳:在过去的几年来,“上下”产品线越来越丰富,我们把“上”和“下”其实都覆盖了。我们有极致作品,今年10月24日在佳士得拍卖行有一场中国当代设计的拍卖,“上下”有20件孤品参与。孤品就只有一件,历史上也不会再有,从原材料到设计、到工艺的运用都是极致。但同时,“上下”也生产更容易拥有的作品,文化和价格没有关系,你在“上下”店铺里花几百元钱可以买到非常精美的旅行便携袋、护照袋,真丝做的;也可以花几百元钱买到非常有趣的的茶垫,非常有意思的四季笔记本……也还能有很多人可以拥有“上下”这些作品。 记者:“上下”店面很少,那你是怎么考虑能够把“上下”的理念传达给更多人呢? 蒋琼耳:“上下”是一个以文化为导向的生活平台。文化我们是急不来的。手工艺的承上启下也是急不来的。 在过去几年中,“上下”四个零售空间在上海、北京和巴黎。在上海的“上下之家”,巴黎的“上下零售空间”,在北京的店铺,像一扇扇窗口,让今天的中国人和世界人知道,原来今天的中国也有当代设计,也有工艺的传承,还有品质。 很多人特别是西方媒体谈到Made in China,总觉得出不了精品。但我觉得,在现代的中国,我们既有科技创造力,也有眼界——很多年轻的设计师在中国文化氛围里熏陶成长,去西方留学工作,有着双重的文化视野和经历——还有手工业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万事俱备,“上下”就是要让西方和中国人知道,Made in China可以代表着品质,这是第二次“发现中国”的机会。 记者:“上下”的产品线很多,你是怎样来控制你的设计团队的呢? 蒋琼耳:在上海我们有20位左右的设计师。我觉得在“上下”的设计师都有一定触类旁通的想象力,不只是“家居就是家居”、“服装就是服装”。一件家具,当你把它以另外一种方式引用,有可能它就成为一件首饰;一件衣服,当你把他用一种建筑的方式诠释,它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件三维的配饰。其实我觉得家具、首饰、服装之间,其实是互通。所以,我们的设计师既术业有专攻,也触类旁通。 记者:“上下”的宣传片一直都是摄影师Paolo Roversi在拍摄,为什么会选他呢? 蒋琼耳:选摄影师和建筑师的时候,我坚持同一个理念,就是思想。在六年前,“上下”还是一个概念的时候,——没有实体,没有作品,没有空间,甚至没有影像风格……它是抽象的,那它追求的是建立在一个东方的哲学思想上,我需要寻找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摄影师或者建筑师,我需要一个思想家。Paolo Roversi,他就是。Paolo Roversi理解“上下”的哲学思想,同时用他的语言来演绎这个思想。 为“上下”设计空间的建筑师隈研吾也是,他是一个哲学思想家,社会学家,他在理解了这个哲学思想以后,用他的建筑语言来演绎到这个空间中。 对我来说他们是思想家,我们在想在哲学层面共通了以后,他们用他们擅长的介质语言来演绎这个哲学思想。 记者:Paolo Roversi的光线是古典欧洲的,你们会去寻找特别中国式的光线么? 蒋琼耳:东西之间是没有边界的,东西是完全可以贯通在一起。“上下”做的作品也是。我希望“上下”不是只有仅仅为中国人所服务的,“上下”应该是立足中国文化与传统灵感,但是传达国际化的一个品牌。这时候,中国文化是面对全世界的,而不是只是为中国人而创造,它是中国和全世界的。
[来源:腾讯时尚] [编辑: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学校] |